
🟥紅茶
紅茶,作為中國茶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一種經過完全發酵的茶葉。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,起源於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種,被譽為紅茶的鼻祖。正是由於其發酵後可以長時間保存的特性,使得紅茶在1610年經由荷蘭人傳入歐洲,開啟了波瀾壯闊的西方紅茶文化。
所有紅茶都源自山茶灌木(或小樹)的葉子,目前主要分為兩大類:小葉中華品種(C. sinensis subsp.sinensis)和大葉阿薩姆品種(Anchimus subsp.assamica)。
紅茶的製作工藝與獨特風味
與綠茶不同,紅茶在製作過程中多了一個關鍵步驟——發酵。紅茶的製作流程包括:採摘、萎凋、揉捻、發酵和乾燥。
發酵是指茶葉在空氣中進行氧化。在發酵過程中,茶葉中的茶多酚和鞣質酸會減少,同時產生茶黃素、茶紅素等新的成分,以及醇類、醛類、酮類、酯類等豐富的芳香物質。正是這種發酵作用賦予了紅茶獨特的風味和色澤。
發酵後的紅茶茶葉呈現黑色,或黑色中夾雜著嫩芽的橙黃色;沖泡出的茶湯呈深紅色,散發著濃郁的香氣。由於苦澀味減少,紅茶的口感更加香甜、醇厚,並帶有回甘。
如今,紅茶的產地遍布全球,主要包括中國、斯里蘭卡、印度、肯雅、印度尼西亞等地。
中國的紅茶種類繁多,其中最為經典的是小種紅茶:
小種紅茶:作為最古老的紅茶,也是其他紅茶的鼻祖。分為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,均產於武夷山地區。
正山小種:產於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關一帶,又稱「星村小種」或「桐木關小種」。
外山小種:主要產於福建的政和、坦洋、古田、沙縣等地,江西的鉛山一帶也有出產。
紅碎茶:按外形可分為葉茶、碎茶、片茶、末茶,產地廣泛,主要供出口。
馬邊功夫:紅茶新貴,由四川馬邊金星茶廠創制,選用四川小葉種原料,結合各地功夫紅茶工藝精製而成。